
杨浦区“文明集结号”微宣讲展播已发布两集,这股“文明旋风”刮得越来越大。今天发布的第三集短片将聚焦“城市精神固本培元行动”,展示杨浦区各级文明单位在“学思想 见行动”中的生动作为。
在文明单位“学思想 见行动”杨浦区案例征集评选中荣获“最佳样本”称号的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,讲述了一个《228街坊赓续城市文脉,传承精神力量——228志愿宣讲团“声”动社区传薪火》的动人故事。
1952年,上海建设了两万套“工人新村”住宅,俗称“两万户”,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就是上海唯一保存至今的成套“两万户”住宅。2016年,228街坊启动旧改,成为上海首个党建引领、各方参与、居民主体实现“意愿征询率、协商签约率、搬迁交房率”三个100%协商征收的典型案例。2023年,228街坊蝶变为辐射周边10万人的“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”核心枢纽,实现了“重塑风貌、重现功能、重赋价值”目标。依托228街坊这一上海城市更新地标,长白新村街道打造了一个228志愿宣讲团,汇聚老居民、高校师生、中小学生、公寓白领、外籍人士、街道机关青年等涵盖全年龄段的多元群体,致力于将上海工人新村的悠久历史、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和城市发展的智慧实践,传递给全国各地来访者及国际友人。他们不仅是工人新村故事的讲述者,更是连接居民与社区、本土与国际、历史与当下的桥梁,通过讲好城市故事,将文化传承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,为赓续城市历史文脉、弘扬时代精神注入了鲜活力量。长白228志愿宣讲团多维度立体推进历史文脉和社区活力相融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,实现志愿力量与城市文脉赓续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同样获得“最佳样本”称号的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也精心打造了一个“‘延’之有理 文明有Young”理论宣讲团,通过构建多元化宣讲队伍、多维化内容体系、多样化载体模式,着力讲好创新理论、讲好形势政策、讲好延吉故事,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、传得更广、传得更深入,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广覆盖、接地气、见实效。延吉新村街道还拓展特色阵地,创新打造水丰路文明创意街区,推出睦邻“益”课堂、文明实践“大篷车”等“文明实践+”活动,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(站)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(站)等现有资源,建立固定的宣讲活动场所,在居民身边搭建“零距离”的宣讲平台。同时,结合“文明生活秀·百姓大舞台”实事项目建设,创新打造“红船阁”“凝心亭”“惠心亭”和水丰路文明创意街区等特色阵地,打破传统“室内听”的模式,转变为灵活多样的“室外学”。不断用活网络阵地,依托“睦邻延吉”公众号,让微视频、微课堂等理论课堂从“纸面”走向“云端”,让宣讲“随时又随地”。
保护历史文化遗产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传递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。杨浦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,始终不断探索非遗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道路,秉承非遗源于生活、归于生活的理念,让非遗走近市民、服务百姓、融入生活,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。在评选中入选“最佳样本”的杨浦区文化馆(上海市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创新打造了数智非遗体验展示厅“YOUNG+匠”,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,不断激发市民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兴趣,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,让文脉在数智创新中传承下去。
入选“优秀案例”的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全国文明单位,企业通过强化思想引领、实施“双培计划”、聚焦重大项目建设,不仅在工程技术上追求卓越,更注重在项目实践中挖掘、传承和弘扬城市与区域的文化精神,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。从援疆建设、乡村振兴到历史建筑保护修缮、社区公园更新,上海经纬以专业之力,践行着“筑造承载人文关怀与时代精神的精品工程、搭建凝聚人才与智慧的创新平台、成就员工梦想与社会理想”的“善筑”担当,实现了党建工作、企业发展、文明创建与文化赋能的同频共振。
翻翻配资-股票配资相关网址-十大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