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根扁担,真的让我想起了很多事。
昨天半夜刷到刘燕的视频,心里五味杂陈——这孩子身上那股劲儿,多少年没在学生身上见过了。可转念一想,张雪峰老师的提醒,又让我这个老教育工作者出了一身冷汗。
说实话...我见过太多孩子被专业名称坑了。
前年有个学生,成绩不错,非要报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”,觉得听起来很高大上。结果呢?四年下来啥都学,啥都不精,毕业时哭着问我:“张老师,我到底会干什么?”
刘燕想当老师,这个想法没错。
错在哪儿?信息差。
农村孩子最怕的就是这个——以为教育学就能当老师,以为工商管理就能当老板,以为生物工程就是搞基因改造...天真得让人心疼。
我记得那天在办公室,一个家长拿着专业目录问我:“张老师,这个'应用心理学'是不是学了就能给人看病?”我当时就想,这信息壁垒得有多厚啊。
张雪峰的建议,真的是血泪教训换来的。
想当老师?得报师范类专业。想教数学?报数学师范。想教语文?报语文师范。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,多少孩子用四年青春才明白。
但我也理解刘燕...
12块钱时薪,在油茶店系着围裙,手上沾着油星子还笑得那么开心。这份踏实劲儿,现在的孩子身上太少见了。我们班里那些孩子,暑假不是补习班就是游戏机,哪有几个愿意真正用双手干活的?
让我最感动的,不是她挑扁担的那一刻。
是她说的那句话:“我多做一点,爸妈就少做一点活。”
四岁就帮忙淘米,长大了扛起扁担去菜田...这种家庭责任感,是多少家长花大钱也培养不出来的品质。
可话说回来,光有品质还不够。
现在这个社会,选错专业真的能毁掉一个孩子。我见过太多例子——学了四年园艺,发现不是种花种草;学了生物科学,发现不是克隆恐龙;学了法学,发现当不了律师...
那些冒充刘燕的骗子,被抓得好!
26个假账号,AI换脸榨取善心,这种行为简直是在消费社会的正能量。刘燕拒绝当网红,反倒让那些投机者钻了空子。
我特别担心的是什么?
是这种现象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失去机会。当善意被反复消费,当真诚被包装炒作,最后受伤的还是那些最朴实的人。
前几天我在想,刘燕这样的孩子,到底需要什么帮助?
不是钱。不是流量。
是正确的信息,是专业的指导,是对未来道路的清晰认知。
张雪峰老师说得对——穷孩子翻盘靠三次抉择:选对专业、跟对导师、抓住关键人脉。每一步都不能错,错一步可能就是一辈子。
我想到自己当年...
也是农村出身,也是对专业一知半解,幸好遇到了好老师指点。否则现在站在这里的,可能就不是“张老师”了。
刘燕的清醒让我钦佩。
拒绝资助,坚持打工,说等大学毕业再注册账号...这份定力,多少成年人都做不到。她用一根扁担立起的,不仅是行李,更是人格的丰碑。
但清醒还不够,还得有智慧。
专业选择这件事,真的马虎不得。我希望刘燕能听进张雪峰的建议,也希望更多农村孩子能避开这些坑。
说到底...
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,而是点燃智慧的火花。
刘燕已经有了火花,现在需要的是正确的方向。希望她能在知识的海洋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。
毕竟,真正的教育公平,不是给所有人同样的东西,而是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机会。
这孩子值得最好的未来。
翻翻配资-股票配资相关网址-十大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