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
新加坡名人堂夜:陈若琳荣耀封神,郭晶晶现场补领奖,跳水传奇重聚转身
正文
新加坡乌节路边的夜色还没完全落下,那座临海的游泳馆已透出一点暖光。街头路过的司机刷了口烟,说今天有中国跳水的大人物来领奖,路边小摊也多摆了一点烤串。邻座的大妈叨起中国队,说起郭晶晶和陈若琳的名头,“这俩都是神”——一旁的小男孩拿手机刷最新现场,嘴里嚷着“冠军教练来了。”
门口人群中跳跃起拉着应援横幅的姑娘,陈若琳的照片高高举起。她身着黑色正装,步伐带着点运动员惯有的利落,和往年领奖时一样,几乎带着一丝腼腆。荣誉颁发仪式有些正式,翻译随身,名人堂代表用另一种略带鼻音的中文念出姓名,轮到她登台,一瞬全场掌声轰鸣。
展开剩余74%田亮隔着时区在社交账号里发贺词,短短一句:“恭喜陈若琳入选,跳水荣耀世界留名。”消息下方冒出几百个祝福,江苏口音的网友说“咱们南通可骄傲咧。”本地俚语传得飞快。就算没去新加坡,这天的南通体校依旧彩旗飘扬,某个角落里还张贴着1992年出生的小陈当年第一块奖牌的老照片。
会场另一头,郭晶晶低调站在边上,身边的霍启刚帮她整理名人堂的补发奖杯。上一回,2016年,郭晶晶因产后正忙家庭未能亲自前来,今年补颁终于成行。仪式上,两个人并肩站着,郭晶晶笑起酒窝,后排有粉丝认出霍启刚: “那不是豪门女婿么?今天站媳妇身后挺合适!”
数来数去,这回中国第21位入选名人堂的健儿,还是要算到陈若琳头上,同时她还是第15位跳水女将入围,细究一下,今年全球入选的唯一一名跳水运动员。比起全红婵、吴敏霞、伏明霞等名字滚瓜烂熟,有些新加坡本地的老游泳迷还专门打着地图来找中国姑娘签名。
夜色渐深,仪式流程在背后悄悄穿插起中英文介绍。名人堂墙上新挂上一排名字:周继红(1994)、高敏(1998)、许艳梅(2000)、谭良德(2000)、伏明霞(2005)、熊倪(2006)、孙淑伟(2007)、田亮(2012)、胡佳(2013)、彭勃(2014)、劳丽诗(2015)、郭晶晶(2016)、李婷(2019)、吴敏霞(2023)、陈若琳(2025)……新加坡会场里有老外用平板对着墙咔咔拍照。
翻出十几年前的报纸,陈若琳少年成名的故事一大把。2006年她夺下首金,十年间三届奥运摘走5项冠军,又在世锦赛抱回26枚金牌,连南通街头的中学老师谈起都咂舌:“这小丫头,是我们江苏的。”现在她身份早已变成中国队教练,专带全红婵,背后的金牌梦传给了下一个。
社交网络上一群体育记者很快补上历史梳理:上回郭晶晶领奖是一大家子陪同,这回补领奖也没缺阵,霍启刚主动帮着打包纪念品,还在消息底下憨憨地留言——“人生能有几次站在这里。”一角有迷妹悄悄递来棒棒糖,说“水下皇后和师妹齐聚啦!”
仪式散场后,周围没走的还有拼命想凑到明星身边的孩子。保安却老和阿姨们起了摩擦,某位“大嗓门大婶”来回喊着要合影,引起一阵小小混乱。门口乌节路烧烤摊坐着球迷,对着啤酒瓶碰杯,“中国队,明年巴黎见。”讲得都是大白话。
走廊墙边偶尔浮现一阵动静,有媒体还蹲在后台追问陈若琳,问她后面还打算怎么带全红婵。她摆摆手“不急,慢慢来”,末了又憋出一句,“努力吧。”话音刚落会场广播错播了支粤语歌,气氛一时间迷糊。几个体育记者都被逗乐,悄声斜眼互换八卦。
本地出租司机往回拉活的时候,还不忘念叨:“下回说不定小姑娘又拿奖。”司机突然转头问小乘客:“你会跳水嘛?”车厢里爆一阵笑,没人应声。
夜色下名人堂亮着蓝灯,隔壁便利店老板说今年啤酒卖得快,连着两天都断货。远处传来一句方言,“咱这队没弱项,高兴!”门口剩几张宣传单被风刮跑,天桥上小贩试图用破扩音器喊:“有中国跳水员签名照,十新元一张——只今天!”
远远瞥见陈若琳和郭晶晶并肩离开,没有官方仪式,仿佛只是两位走在新加坡傍晚的普通姑娘。夜风吹乱了肩上的头发,街角路灯忽明忽暗,记忆沉到小事里。不知是谁轻声讲了句,“家里头饭还没热”,然后画面就散了。
发布于:四川省翻翻配资-股票配资相关网址-十大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